广告区域

创亿娱乐自媒体 (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手机app下载

创亿娱乐

高景远:重信用守底线,严防系统性信用风险

专题:2024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

高景远:重信用守底线,严防系统性信用风险

  2024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暨第十五届诚信公益盛典于2024年1月2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会长高景远出席并致辞。

  高景远指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在新的历史坐标上和新的发展征程上,我国企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增加高水平科技创新,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机遇强主导,提高核心竞争力

  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影响,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我国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企业要紧紧抓住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变革的战略机遇期,努力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为构建高质量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我国企业要在这一战略机遇时期,找准自身定位,做强主导产业,在优势产业上做大做强做优,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强劲突破,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挖潜能增动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企业在主动适应后疫情时期逐步修复和波浪式、曲折式的发展前进的宏观经济环境,一方面深挖内部潜能,释放企业内部活力,做好增收节支,努力扩大内涵收益;另一方面要增加发展的新动能,提振投资信心,适时利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支柱产业,从供给侧的调整升级来引导和促进消费侧的转型升级,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三、破瓶颈补短板,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当前,我国企业在一些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产业和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只有紧紧围绕自主创新,才能取得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才能将“绊脚石”变成超越发展的“垫脚石”,才能迈过创建国际一流企业的坎。我国企业界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改革科研创新机制体制,主动承担起企业的主体责任,加快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重信用守底线,严防系统性信用风险

  在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经营困难的形势下,要有效管控企业的关键环节和流程,严防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强化忧患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增强发展韧性,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要突出防范经营效益下滑风险、债务风险、投资风险、金融业务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安全环保风险,强化各类风险识别,建立预判预警机制,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制定完善的应对预案。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诚信自律,进一步以诚信建设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做出企业担当和贡献。

  “我衷心希望企业界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和成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说。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萤石网络盈利预增逾七成,AI与云业务展望乐观

快讯摘要

快讯正文

【萤石网络预计2023年净利润大幅增长,预示2024年AI与云计算业务将迎来加速发展。】萤石网络近日披露了其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介于5.4亿至5.8亿元之间,较上一年度增长61.9%-73.9%;在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25亿至5.65亿元,同比增长77.3%-90.8%,这一业绩表现与市场预期相符。分析表明,公司收入增长和毛利率的连续高位提升是利润显著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的收入增速将攀升至20%左右,得益于云计算平台、智能家居产品和境外业务的明显拉动。同时,得益于原材料降价、精细化管理以及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公司毛利率预计将继续同比大幅提高。展望2024年,公司的AI软件即服务(SaaS)算法包预计将加速完善,并尝试实现商业化,这将有助于提升付费率和用户平均收入(ARPU)值。此外,随着公司智能家居产品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清洁机器人(300024)和陪伴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产品不断更新迭代,公司在AI大模型边缘运算领域的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公司主要股东青荷投资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并做出不减持股份的承诺,以此巩固市场信心。具体来说,青荷投资承诺在2024年7月10日之前不减持股份,以及在2027年1月10日之前不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股份。综合考虑公司的业绩预告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进行了调整,现预测为5.60亿元,而对2024年至2025年的利润预测分别调整为7.18亿元和9.65亿元。这些数据显示,公司的成长动能依然强劲,而中长期来看,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仍具备广阔的成长空间。在风险方面,需要关注的包括智能家居行业加剧的竞争风险、云平台服务的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风险以及海外业务开拓不达预期的风险。该财经分析意见仅反映研究人员的观点,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需谨慎考虑并自行承担风险。和讯自选股写手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作为作者或者嘉宾的观点,不代表和讯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和讯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和讯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和讯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地方国资国企2024年怎么干?国资委重磅部署

1月11日至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总结2023年国资国企工作,提出2024年要强化的7方面工作任务。

地方国资国企2024年怎么干?国资委重磅部署

去年前11月地方监管国企利润总额同比增6.4%

会议认为,2023年各地国资委和国有企业的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有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地方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6万亿元、同比增长5.9%,利润总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加值6.5万亿元、同比增长3.5%。

与此同时,地方监管国有企业有效投资较快增长。2023年1~11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万亿元、同比增长4.5%,高于全社会投资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4800多亿元、同比增长16.7%,大幅增长。

会议认为,2023年新一轮改革组织推动有力,重点改革任务持续深化,专项工程拓面提质,企业活力效率有效提升。科研投入大幅提升,协同创新扎实推进,创新成果持续涌现,创新政策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稳妥推进,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管方式进一步优化,监管合力进一步提升,风险防控进一步加强,国资监管体系持续优化。各地国资委和国有企业全力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带头助力乡村振兴和保障改善民生,积极参与抢险救灾,有效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提出,2024年各中央企业要深入推动实施,统筹安排进度,在重点难点任务上务求突破,力争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70%以上主体任务。

此次会议对国资国企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作出最新部署。

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总目标不动摇,推动企业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切实发挥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必须聚焦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功能性问题,乘势而上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部署强化价值创造等7方面工作

会议提出,2024年国资国企要强化7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强化价值创造,引导企业把发展的重心切实转换到价值创造和内涵型增长上来;强化落地见效,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国有资本优化配置,优化改革进度跟踪和评价体系;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切实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转型升级,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孵化未来产业;强化国资监管,切实加强国资监管的专业性、有效性、系统性;强化风险防控,突出抓好债务风险处置,严控重点领域风险;强化政治引领,在国有企业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对记者表示,此次会议部署的工作任务非常有针对性。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是国有企业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此次会议也强调要加强价值创造,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

此外,基于国资国企监管的特性,会议特别强调要优化改革进度跟踪和评价体系,要制定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科技人员更期盼的创新支持政策。“这些任务都需要地方国资委去落实推进。”周丽莎说。

突出抓好债务风险处置,严控重点领域风险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

此次召开的会议提出,要强化风险防控,指导企业持续做好重大风险评估监测和及时处置,突出抓好债务风险处置,严控重点领域风险,进一步健全风险防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重大风险的底线。

周丽莎表示,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作出一系列部署,强调要统筹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地方国有企业,应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严控债务违约,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责编:汪云鹏

华夏基金: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婴童概念+医疗器械市场有望迎来爆发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加速试水节奏,生育医疗保障待遇持续提升。1月8日,甘肃医保局宣布将12个治疗性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同日,宝鸡市人民政府发布宝鸡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八条措施,表示将着重提升生育医疗保障待遇,提高生育报销额度。多重利好涌现,带动市场情绪集中爆发,资金高度关注辅助生殖热点进展。

  在此之前,生育医疗保障待遇已呈现大幅提升趋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要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2023年,北京、广西陆续宣布部分治疗性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河南周口、新疆乌鲁木齐、四川成都等多地也已陆续发布通知,表示将进一步提高生育医疗保障待遇。

  辅助生殖热点主要带来两条投资主线,相关市场有望迎来爆发。一方面,人口不孕率持续上升,辅助生殖医疗器械需求扩张,纳入医保支付有望助力相关企业业绩兑现;另一方面,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陆续完善,我国新生人口有望扭转下滑趋势,奶粉、纸尿裤等婴童消费需求预期向上。

华夏基金: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婴童概念+医疗器械市场有望迎来爆发

  中国不孕症数量呈逐年上涨趋势。随着环境污染、生活压力、不良生活方式及女性初次生育年龄推迟等因素影响,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中国人口协会、国家计生委联名发布《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孕龄夫妇(21-49岁)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至近年的12.5-15%左右。不孕不育率的快速上升代表辅助生殖服务潜在需求人数增长,进而驱动辅助生殖市场扩容。

  2、辅助生殖器械技术趋于成熟,蓝海市场有望打开

  从治疗层面来讲,不孕症主要治疗方法有三种:常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辅助生殖权威杂志《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指出,有超过20%的不孕患者,必须借助辅助生殖才能解决生育问题。

  辅助生殖器械包括用于帮助不孕不育患者实现生育的工具胚胎冷冻/解冻液、胚胎培养液、PGT 试剂等、辅助生殖专用仪器等,是医疗器械市场中的新兴板块,市场规模高速增长。QYResearch调研团队“全球辅助生殖器械市场报告 2023-2029”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辅助生殖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38.1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为12.4%。

华夏基金: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婴童概念+医疗器械市场有望迎来爆发

  其中,我国辅助生殖市场的渗透率仍较低,根据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辅助生殖市场渗透率仅8.2%,同年美国辅助生殖渗透率达到32%。随着中国辅助生殖产业高速发展,相关技术及其衍生技术水平逐渐与世界接轨,加之人们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认知加深,国内辅助生殖技术渗透率有望提升,打开辅助生殖医疗器械蓝海市场。

  3、辅助生殖进入医保助力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完善,新生人口下滑趋势有望放缓

  当前,我国面临人口结构化失调潜在风险,2022年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变为橄榄型,我国将面临劳动力短缺和医疗资源紧张等负面影响。因此,国家政策正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未来可能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大力改善居民生育意愿。辅助生殖治疗费用经济负担较重,纳入医保有望推动生育需求大幅释放。

  东北证券表示,中国母婴市场面临新生儿下滑现状,但政策大力刺激叠加低线城市生育潜力释放,人口下滑趋势有望放缓。与此同时,消费力增长及育儿理念提升带来的消费升级驱动着市场规模扩张,未来消费者对母婴商品的品质追求和多样化需求将继续带动行业规模攀升,同时行业龙头凭借渠道及口碑优势也将迎来市占率的进一步提高。

  三、投资建议及后续展望:

  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费用保障,提升辅助生殖医疗器械的可获得性,促进辅助生殖技术的渗透,我国生育率也有望得到改善,提升行业景气度,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望改善。

  相关产品:

  1、医疗器械ETF(562600)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代码:H30217.CSI)。该指数为中证全指行业系列指数,以进入中证医疗器械三级行业的全部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疗器械领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辅助生殖用医疗器械的使用贯穿于辅助生殖技术的全流程,涉及相关耗材、培养用液以及专用设备等,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多地医保有望提升相关医疗器械的需求。

  2、港股消费ETF(513230)是一只专注于港股通范围内消费板块标的的ETF产品,交易便捷、费用较低,在当前市场下是较为好用的工具型产品。港股消费ETF跟踪HKC消费指数,该指数成份股包括蒙牛乳业、中国飞鹤等婴幼儿相关产业头部公司,辅助生殖技术渗透率提升有望拉动生育率提升,带动婴幼儿消费需求增长。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1.11,以上个股不作投资推荐。以上产品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个股不作为推荐。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以上基金含境外证券投资的基金,主要投资于香港证券市场中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以上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港股市场实行 T+0 回转交易,且对个股不设涨跌幅限制,港股股价可能表现出比 A 股更为剧烈的股价波动)、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对基金的投资收益造成损失)、港股通机制下交易日不连贯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内地开市香港休市的情形下,港股通不能正常交易,港股不能及时卖出,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等。

投资前景预期偏中性乐观 普遍认为A股估值较低

  在辞旧迎新关键时点,保险机构投资者正忙于总结过去一年得失,展望短期和中期经济形势,并为新一年的投资定下基调。

  作为市场长线资金的代表和重要机构投资者,保险机构日益成为资本市场稳定器,并扮演“耐心资本”的角色,它们的研判和动向备受关注。为探寻保险机构投资思路,证券时报自2016年起开展“中国保险投资官调查”,在岁末年初的重要时点向保险公司投资部门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发放问卷。

  2024年中国保险投资官调查日前结束,共回收31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覆盖国内主要保险资管公司、保险公司首席投资官以及投资业务条线负责人。样本机构管理险资规模超过21万亿元,占27.3万亿元保险资金余额的近八成。

  对于2024年投资前景,参与调查的保险投资官普遍持中性或乐观态度,有32%的投资官对今年的投资前景“比较乐观”,约55%的投资官对投资前景的判断是“中性”。

  调查显示,58%的保险投资官预计今年的投资环境要好于去年。2023年海外主要经济体央行紧缩幅度超预期,国内经济恢复稳中向好,2024年这两项因素均有望进一步改善。

美国高通胀吹哨人泼冷水:市场低估了通胀风险,宣布软着陆为时过早

  来源:华尔街见闻

  2023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萨默斯给市场乐观的预期泼冷水。他说,通胀方面取得的进展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大,美联储政策宽松的空间也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大。

  周五,美国高通胀吹哨人、前财政部长、现OpenAI董事会成员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表示,市场迅速转向美联储宽松政策的预期,投资者可能低估了通胀风险。“我认为仍然存在市场很可能低估的风险:通胀方面取得的进展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大,美联储政策宽松的空间也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大。”

  萨默斯表示,他不太确定美国是否是一个持久意义上的2%通胀率目标的国家。他指出,联邦政府加薪、大罢工活动、劳动力市场紧张、地缘政治风险和房价上涨,都是通胀压力的潜在来源。

  因此他认为,宣布所谓的“软着陆”还为时过早。“我当然会说,目前看起来比六到八个月前更好、更有可能。我总是说,软着陆是希望战胜经验,但有时希望也可能战胜经验。”

  今年,美国通胀下降的速度快于美联储官员和市场的普遍预期,目前美联储官员们预计明年降息三次共75个基点,而期货市场预计明年降息的幅度将超过1.5个百分点。

  萨默斯同日还表示,在全球冲突不断升级的情况下,美国将不得不增加国防开支,并加大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届时国防开支可能远高于当前的预测。美国在国家安全方面的设想方式不再可行,将不得不在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进行大的多的更多投资。

  近日,美银证券列举了2024年的九大“黑天鹅”,其中前两大风险就是萨默斯所提到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博时宏观观点:A股延续调整趋势 底部信号正在增多

  海外方面,美国三季度GDP终值下修,11月核心PCE环比略低于预期,英国通胀超预期下行,11月美国耐用品订单环比高于预期。当前市场预期明年美联储降息6次,超过美联储预期的2-4次,宽松交易的延续可能需要更弱的经济数据及更快的通胀下行速度来催化。

  国内方面,稳增长政策继续释出,多家商业银行年内第三轮存款利率下调落地,近期北京、上海也进一步放松楼市政策,未来1-2个月是重要的政策观察窗口期。

  市场策略方面,债券方面,上周由于风险资产跌幅较大,超长端品种价格涨幅较大,30年国债收益率已创近年新低。短端利率上周也有所下行,但其下行幅度依然有限。上周传言要降低大额存款利率,使得债券收益率进一步下行。总的来看,目前债券市场依然是割裂的,短端主要受制于负债端,取决于资金面和银行负债成本的变化。而超长端和长端利率则受风险偏好影响更大。未来二者的走势可能依然会有所分化,对资金面和银行负债成本更为乐观的投资者应下注于短端品种;而对风险偏好和增长悲观的投资者,则应下注于长端。

  A股方面,近一周A股延续调整趋势,但底部信号正在增多。近期强势股补跌、交易缩量、情绪见底三个特征明显,指引指数底部已相对清晰。目前市场已处于高性价比,万得全A ERP上升到一倍标准差处,PE估值分位处16年至今10.6%,PB处0.74%分位。往后看,关注后市积极信号,例如国内近期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挂牌利率打开后续政策利率下调空间、国家新闻出版署积极回应稳定行业及市场预期等积极信号。结构方面,近期大/小盘、机构/非机构股的分化收敛,其中包含产业因素影响,也有交易结构影响(杠杆资金止盈、ETF低位托底的资金变化),但大小风格进一步切换的宏观环境仍相对不足。

  港股方面,游戏政策引发恒生科技大跌,理性看待。中期来看,港股盈利预期逐步改善,海外流动性整体偏向缓和,有利于港股表现;短期来看,港股后续走势更依赖于国内经济修复。

  原油方面,全球尚未进入新一轮补库周期,原油缺乏需求端上行拉动;OPEC+保价意愿强,其财政盈亏线为油价提供底部支撑;低库存背景下,供给博弈与海外经济韧性放大原油波动。

  黄金方面,年度维度,海外流动性整体偏向缓和,有利于黄金中期表现;短期,美国基本面偏强与降息预期抢跑拉锯,宽松交易的延续需要更多美国经济走弱的信号,黄金可能进入盘整阶段。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我公司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

  本报告中的数据出处若未加特别说明,均来自Wind,彭博或博时基金。

  本报告版权归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风险提示: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本材料中所提及的基金详情及购买渠道可在管理人官方网站查询-博时基金-基金产品,博时基金相关业务资质介绍网址为:http://www.bosera.com/column/index.do?classid=00020002000200010007。